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第248(1 / 3)
也是因为这些报道的刺激,很多工厂都开始拼命引进新机器,生怕自己丢人现眼。
但这时候盲目引入机器,也引起了大量的浪费,和曾经梦里秦想想购置机器差不多。
很多国营工厂都被骗了,有的机器生产电压不符合国内标准,买回来的机器只能当破铜烂铁;还有的机器买回来,需要使用相应的配件,要不然也是破铜烂铁;还有的外国厂家故意高价出售旧机器,坑冤大头……
秦想想看了那些报道,她这会儿很淡定,“旧机器怎么了?只要还能用的机器,那都是好机器,哪有什么丢人现眼的,哪怕是千年前的纺织机,这不也还能织布吗?”
“咱们旧机器织出来效果也不差。”
李书记“哦豁”一声,“那咱们完了,葛师傅抱着旧机器不撒手,厂长你还鼓励他,咱们全厂一起上’改革丢人报‘头版吧。”
“到时候就写外国技术人员来飞燕纺织厂参观,车间里竟然是一九二七年生产的机器!这都五十年了呀!”
秦想想:“……”
李书记:“咱们不能丢这个脸呐,厂长,还得出门见人,你去劝劝葛师傅,咱们把所有民国老机器都淘汰掉,当上试点工厂后,咱们厂里的利润,都用来更换引进新机器。”
秦想想:“……”
小秦厂长心想你还真是疯癫呢,这简直盲目扩大再生产。
李书记天天看改革报道,都有点过分激进了。
秦想想这时候则是慢悠悠的,觉得没必要太过于急躁,稳扎稳打更换,另外,厂里旧机器处理也是个问题。
尤其是飞燕二厂存在葛师傅这样的老师傅,将旧机器视作心血,直接把机器扔了,这些老师傅都要逆反了。
丢也不能丢,车间里放不下,当废铁卖了又可惜,老师傅们也不答应。
“要不这样吧,李书记,咱们把车间里那些老机器擦一擦,直接摆到门口那条街旁边的空地上,晒晒太阳,旁边再立一块牌子’历史文物,欢迎拍照‘。”
李书记:“??????”
晒太阳 在车间里绝对拍不到民国老古董……
沪市第十纺织厂, 厂长办公室,收音机开着,出现播音员顾志怀的声音:
“……广播电台收到了很多听众朋友们的来信, 感谢大家喜欢《秦厂长》系列故事, 其中大家最喜欢的篇目《秦厂长智斗刘满福》还将会在晚上九点半……”
“咔——”
沪市广播电台的声音被掐断, 男人手里叼着一根烟, 点燃,蓝灰色的烟雾在办公室里扩散, 空气里都是烟草的气息。
“哼, 什么秦厂长,一个女人?不就是做了这点事吗?换成是我, 我能做的比她更好。”
沪市第十纺织厂的厂长孙先进,是纺织系统内部有名的“技术改革狂人”。他率先在厂里引进了数条进口生产线,车间机器崭新锃亮, 在秦想想还没进入沪市之前, 他是沪市改革界最亮的那颗星。
并且他自己本人也在心里认为自己是“国内纺织现代化先驱”。
当孙先进从广播里听见了“秦厂长”的事迹, 整个大上海的人全都知道秦厂长的改革故事,孙先进的“心态”崩了。
他在沪市纺织厂改革多年,兢兢业业,自认为是改革先驱,然而整个市里, 叫得出他名字的没几个,这秦想想则不同。
才刚来沪市一年!!!她才改革一年!她秦厂长的名头已经是名扬上海滩!
孙先进简直要吐了呀。
亏他还为自己曾经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, 《秦厂长》的事迹一出来,简直把他曾经的骄傲,踩到泥地里去。
孙先进心里不平衡了,“这个秦想想, 女人?女人就只会投机取巧,她故意找人来写她的文章,吹嘘她,她就做了一分的事情,把自己吹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。”
“还智斗刘满福,真是笑死个人了。”
……
孙先进嘴里的抱怨,掩盖不住他内心深处的妒忌,嫉妒秦厂长美名远扬,嫉妒这秦想想不费吹灰之力,名扬上海滩。
“我有责任,我得让所有沪市的民众看清这个女人的真面目,而不是被虚假的故事蒙蔽。”
“飞燕二厂,上浦纺织厂?一堆民国老古董老机器,竟然还成了改革的旗帜,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。”
“用那些老掉牙的机器,是对’现代化‘三个字的侮辱。”
孙先进:“这秦想想,只不过改革了一个全是老古董机器的迂腐陈旧纺织厂,而我,则把第十纺织厂建设成不输于国际水平的现代化纺织厂。”
“就跟我的名字一样,我的管理方式才是最先进最科学的。”
“如果这秦想想来我们厂里参观一次,保准让她自惭形秽。”
……
恰在此时,一个欧美纺织业专家和国际记者组成的考察团来访沪市,目的在于考察“华国轻工业纺织的改革之路”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