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(1 / 2)
容禅把江止的身体推上了岸,自己却沉了下去,他笑道:“等你下辈子,再来照顾我吧……”
江止趴在岸边,根本动弹不得,身上结了一层冰霜。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这里落水的事情,开始过来下水营救。等到江止看到容禅发白的面孔浮出水面,直接眼前一黑,晕了过去。
“容禅,等我来找你。”
三个月后,江止亦投水而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有话说:一个俗套的故事,尽力了g
快速切下一世。
第三世独上高楼
独上高楼, 望断天涯路。
——题记。
江止生来便在山中修道,但是他经常做一些心悸慌乱的噩梦。
师兄为他算了一卦, 说他前缘未了, 欠债过多,需得下山化解。
在梦中,江止经常见到一片深沉阴冷的水体, 他在慢慢往下沉去。他好似要见到一个人莹白的脸, 但怎么也看不清楚。
有时候,他也梦见他一个人在江边练剑, 练了很多年。
这些梦,无一不是以他心痛窒息地醒来为结束。
在梦中,他非常悲伤,醒来亦是如此。
有时枕边, 亦沾满泪痕。
山中寒暑已二十载, 叶黄叶青数回。师兄的龟甲第一次裂了,他对江止说:“该是你下山的时候了,天下大乱将始。”
江止启程下山, 仅带了一剑、一扇而已。不知为何, 他望着折扇, 莫名地熟悉。
他四处游历, 听说京城附近动乱甚多。老皇帝死了,各地亲王反叛, 京中皇子互相残杀, 杀到最后竟一人不剩。百姓因此受苦深重。
江止行至京城附近时,正在一茶摊中饮茶,忽见一老仆带着襁褓中的婴儿逃命而来,身后跟着数个身着黑甲的执剑兵士。江止出手打退了甲士, 救下了老仆怀中的婴儿,谁知那老仆因年纪过大、伤势过重,将婴孩交给他后便丧命了,只留下了一句话:
“这是当今圣上的第七子,皇后娘娘的独子,请您务必照料好他!”
言毕,老仆便去世了。
江止心中却一惊,因为众人皆知,皇后之前无子,那么他怀中的,便是已故陛下的嫡长子,未来的皇帝。
江止望着襁褓中的婴儿,婴儿有一双葡萄似的眼睛,咿咿呀呀说着话。危险的逃命并未影响到他,他依然柔软而开心。江止伸出一根手指,婴儿便握住了他,还咯咯地笑了起来。
那一瞬间,江止觉得被击中了。
他找了个京城附近的山村,亲手养大了这孩子。他教这孩子读书、认字、武功、法术,倾其所有。那孩子极爱他的剑与扇,他也传给了他。孩子成年后,他带着他回京联络旧部,一路辅佐他,历经艰难险阻、惊险万分地斩杀篡位叔父,将他推上了帝位。
孤身一人闯过万军阻拦,杀入拱辰殿,依靠绝世武功和道术,江止斩杀了当朝皇帝,但他也因此受了重伤,腰几乎折断,往后十几年都不能久站。皇帝也不负众望,将之封为国师。
然后……
容禅咳嗽了一声,将手更深地拢进锦缎的袖笼之中,高塔之上,传来叮叮咚咚的铜铃声。太监心疼地将手炉更递近了一些,说:
“陛下风大,您还是进去吧。”
容禅并不理会,他慵懒地抬起了漂亮的桃花眼,眼中有一颗红痣。他望着远处白茫茫的大地,仅一些干枯的树杈点缀着,他问太监:
“此处,看到的可是国师的坟墓?”
太监抬脚望了一下远处,隐约可见一块黄色的土堆,低矮凌乱,便回道:“是,远远看见的那个就是。”
“国师去世,有多少年了?”
“回陛下,十年了。”
容禅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,他俊美的脸上,眉心夹着一道深深的褶皱。操劳国事多年,他的心早就放不下了。太监又给他加了个手炉,浓浓的香气传来,但无济于事。
当今陛下勤政,但体弱。
“为何不见墓碑?”容禅问。
“陛下您忘了吗,国师犯下谋逆大罪,是您说的,不树不碑……”太监小心翼翼地说。
容禅咳了几声,见自己的手指上,已经溅出了血迹。
太监惊住了。
“陛下……”
容禅抬手,止住太监的劝告。
他表情冷淡地看着远处的枯冢,尽是天家无情,然而他的心却如蛛网一般裂开一道又一道细缝,血汨汨流着,他从不顾及。
眼中浮现出那男人温吞慈善的模样,令人感到烦躁,十年了,还是忘不掉。
容禅伸手,小太监便扶住了他。容禅终于走进塔内了,小太监松了口气,然而容禅一个踉跄,差点在台阶上摔倒,小太监吓坏了,说:“陛下,您小心脚下。”
“去坟边看看吧。”容禅说。
虽然陛下的指令令人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